数据分区是什么意思?

数据分区是一种物理数据库的设计技术,它的目的是为了在特定的SQL操作中减少数据读写的总量以缩减响应时间。 分区并不是生成新的数据表,而是将表的数据均衡分摊到不同的硬盘,系统或是不同服务器存储介子中,实际上还是一张表。
分区和分表有什么区别?

分区 和 分表 相似,都是按照规则分解表。 不同在于 分表 将大表分解为若干个独立的实体表, 而 分区 是将 数据 分段划分在多个位置存放, 分区 后,表还是一张表,但 数据 散列到多个位置 了。 app 读写的时候操作的还是表名字,db 自动去组织 分区 的 数据 。
mysql5.1支持数据表分区吗?

mysql5.1开始支持数据表分区了。 如:某用户表的记录超过了600万条,那么就可以根据入库日期将表分区,也可以根据所在地将表分区。 当然也可根据其他的条件分区。 二、为什么要对表进行分区? 为了改善大型表以及具有各种访问模式的表的可伸缩性,可管理性和提高数据库效率。 当表非常大,或者表中有大量的历史记录,而“热数据”却位于表的末尾。 如日志系统、新闻。 。 此时就可以考虑分区表。 【注:此处也可以使用分表,但是会增加业务的复杂性。 】 1)与单个磁盘或文件系统分区相比,可以存储更多的数据。 2)对于那些已经失去保存意义的数据,通常可以通过删除与那些数据有关的分区,很容易地删除那些数据。 相反地,在某些情况下,添加新数据的过程又可以通过为那些新数据专门增加一个新的分区,来很方便地实现。
数据库中需要进行分片的表是什么?

总而言之就是需要进行分片的表。 一个数据库中并不是所有的表都很大,某些表是可以不用进行切分的,非分片是相对分片表来说的,就是那些不需要进行数据切分的表。 数据切分后,一个大表被分到不同的分片数据库上面,每个表分片所在的数据库就是分片节点(dataNode)。 数据切分后,每个分片节点(dataNode)不一定都会独占一台机器,同一机器上面可以有多个分片数据库,这样一个或多个分片节点(dataNode)所在的机器就是节点主机(dataHost),为了规避单节点主机并发数限制,尽量将读写压力高的分片节点(dataNode)均衡的放在不同的节点主机(dataHost)。